醒醒吧!为了孩子“倾其所有”,只会把家庭拖入深渊
中国家长都受一句话的毒害很深:“再穷不能穷教育,再苦不能苦孩子。”
这句话不对吗?并没有,但是这句话是要根据家庭情况来衡量的。如果一味地依照这话去做,最终只会让家长吃尽苦头。
(资料图片)
本以为可以通过奋力托举和通过教育,就能实现阶层的跨越,不想却被拖入深渊。可是教育本身也就是孩子跨越阶层最好的途径,那么究竟问题出在了哪里?
一、很多家长都会倾其所有的付出。
今天看到有博主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:
一家人原本是在县城里生活,眼看孩子在要读小学了,妈妈就准备把家里的房子卖了,去省城贷款买一套老破小学区房。
这个故事很简单,人物不具备代表性,但是故事中的妈妈,却像极了当代社会里每一个父母。为了孩子心甘情愿的付出一切,奉献所有。
这位博主,没有如同这位妈妈一样对教育满腔希望,他分条缕析的给这位妈妈说这样做没有必要。更发自内心的感慨道:当下普通家庭返贫的最大陷阱是——幻想通过孩子的教育实现阶层的飞跃。
不是学区房不好,更不能否定这位妈妈为了教育付出的心情。但是,学区房等于985、211吗?有了学区房就等于有了好前程吗?
这位妈妈把老家的房子卖掉,倾其所有为孩子付出,如果孩子有一天没有飞到你想要的高度,你是否能够承受?你是否有能力接着走余下的人生路?
首先,家长的心理会失衡。
现在家长很看重学区房,甚至把学区房神化了,觉得孩子得到好的教育资源,就会取得好的成绩。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殊不知,学区房里面也有学渣,名校里面也有不学无术之辈。
如果你拼尽全力的托举,没有换来孩子的展翅高飞,反而栽倒在你脚下,你是不是会觉得很委屈?委屈、心理失衡、打骂孩子,孩子叛逆、成绩更上不去,你继而觉得更加委屈,这就好比一个怪圈,一直在循环、一直想突破、然而,却没有出口。
其次,孩子的压力过大。
说完委屈的家长,再来说说可怜的孩子。孩子在一个和他经济条件不匹配的环境中生活,会很可怜、无助。
你拼尽全力,可能只是别的家庭的顺便一掷。别的同学吃、穿、用都比你孩子好,开口、闭口都是我家车怎么样,我家房子怎么样。
别人习以为常的东西,你的孩子却见都没有见过,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,孩子内心难免落寞。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心理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。
不要觉得你付出了你的所有,其实孩子也在承受着巨大委屈。
二、为什么家长们会为了教育付出一切?
曾经有无数人抨击应试教育,但参加高考,是出身底层家庭孩子,最好走的路。
正如衡水中学的家长回复专家的那句话:考上大学,你才能周游列国、你才会有诗和远方。如果考不上大学,你就只能回家种地。
这就是现实的残酷,这就是教育的力量。
所以无数人为了“金榜题名”寒窗苦读12年,无数家庭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拼尽全力。
首先,教育会让孩子人生安稳。
还记得以前,上完大学国家是包分配的,那个时候上大学就是妥妥的铁饭碗。
到现在,“大学生”在父母眼中也应该是高薪、轻松的工作。所以,父母们用尽所有方式和努力,都会想方设法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。
人们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固话——钱多、事少、坐在办公室。
当然,对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话题也屡见不鲜,但排除部分大学生一心想去一线大城市打拼,以及部分大学生有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,其实大学毕业之后,要沉下心好好找工作,是不难的。
从大概率事件来说,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,又怎会真的多么难找工作呢。
接受良好的教育,能进入更好的平台,能得到更多的认可,生活才能更稳定。生活稳定了,有了底气,有了能力,才能离梦想更近。否则,生活都是难题时,还谈什么兴趣、爱好。
其次,教育能改变命运。
教育不仅是对于孩子的一种养育和教养,更是他们改变现状的翅膀。
很多中产阶层、下产阶层都想要通过教育、通过孩子实现自己、父辈的梦想,甚至实现阶层的跨越。
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考试,把相对优秀的人才筛选出来。
有一次,罗振宇曾在节目中说:高考试卷里面不准出现“冰淇淋”三个字。
为什么?因为有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是没见过、没吃过冰淇淋。
世界的鸿沟,比我们想象中的大很多,而高考,就是改变命运最公平的战场,它能让很多出身社会底层的人,有了和命运一搏之力。
张桂梅创办华坪女高13年,2000多名女孩的人生被改写,而她自己,早已疾病缠身,每天要吃十几种药。
白岩松问及张桂梅:“您为什么这么拼命?”
张桂梅担心又无奈的说道:“我知道高考对这些女娃的重要性,治病我没时间。要是我不管这些女娃,她们就只能在大山里洗衣做饭。”
高考是一个相对公平的跳板,它给了我们每一个人改变命运的机会。
有人说“成功的路有很多。”
但是有更多的人证明“读书这条路最好走。”
三、对于教育而言,究竟什么才是“好的资源”?
好的资源,不在于学区房,也不在于身处什么样的教室里。
曾经有这样一个男孩,他没有优质的教育资源,甚至物质资源也不充裕——出身农村,父母亲患病,全家人只能靠年迈的姥姥、姥爷务农,勉强度日。
这个穷人家的孩子,早熟的让人心疼。
5岁开始,就能料理家中琐事,照顾爸爸妈妈饮食起居,生活的重担,压在他稚嫩的肩膀上,但是他坚持住了。
因为他的爸爸妈妈给树立了“不言弃、不放弃”的榜样。
父母虽然身患疾病,却每天笑着面对生活,想着法子改善男孩的生活条件。
言传身教、耳濡目染是最好的教育,乐观、积极的种子在男孩的心中生根发芽。他在日记里写道:“既然苦难选择了你,你可以把背影留给苦难,把笑容交给阳光。”
最终他不负众望,以744的高分,考入清华,大学四年,他努力、刻苦、勤奋、好学,年年获得学校的奖学金,本科毕业后,更是获得直接攻读清华博士的资格。
他就是沧州市2017年理科状元庞众望。
父母要明白,好运气是会传染的,你的乐观、开朗会不经意间在你孩子的身上得到显现。
首先,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。
每一个优秀的孩子,身后都站着优秀的父母。
今年高考高分学霸榜上,有一对双胞胎兄弟让人印象深刻。
他们长相一样、学校一样、班级一样、分数一样、报考志愿一样,不少人就在下面留言道:“为什么优秀的孩子,总是别人家的……”
其实,别人家孩子优秀的是别人家的家长出色。
这兄弟的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兴趣培养,虽然夫妻两人工作繁忙,但也会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。
记得有个专家说过这么一句话: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你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其次,父母要给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。
今年高考作文的题目一出,很多人都说道“孩子不能欠下阅读的债。”
阅读书籍少、知识面窄,语文成绩提不上去,理解能力差,其他理科题目的解答也受到影响。
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第一个在哈佛毕业典礼演讲的何江?他出口成章、侃侃而谈,是华人之光。
这位湖南宁乡的农村小伙子,没有学区房,没有优质的教育资源,有的只是父母的陪伴和满柜子的书。
“书中自有颜如玉,书中自有黄金屋”。
阅读,不一定能让你大富大贵,但是能让你内心丰盈。
阅读,不一定能让你去实现诗和远方,但是却能通过书籍拓宽孩子眼界,在孩子心中播下希望和梦想的种子。
结语。
学习是一种态度、是一种能力。
我不否定老师在教育中的作用,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学习的主动因素和辅助因素弄反了。
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一定要用心,因为孩子不知道前行的目标,需要我们指引方向。但是,我们不能孤注一掷的将所有的宝,全部压在教育上、压在孩子身上。
如何正确看待中低层孩子的教育问题?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:越是底层的家庭,越要好好赚钱,过好日子,管好教育。
如果你的孩子学习好,你赚的钱可以让孩子飞的更高、走的更远,退一万步,你的孩子学习不好,你有足够的的钱为他兜底。让他学习一门技术,等到他技术熟练给他开个店面,他后半生也可以很体面的活着。
换句话说,你兜里钱的厚度,才是给孩子未来生活最大底气。
因为一念之差,把刚刚脱贫的家庭,再次拖入贫穷的深渊,实乃大忌。
End。
本文话题讨论:作为父母,你会倾尽所有,给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吗?欢迎留言讨论。